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攻略 > 正文

大中下调存款利率,MLF、LPR或有变化

发布:2023-06-28 00:18:27 25


继2022年9月后,国有六大行和主要全国性股份行再度集体下调存款利率。

大中下调存款利率,MLF、LPR或有变化

6月8日,国有大行率先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其中活期存款利率下调5bp至0.2%,两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下调10bp、15bp和15bp。

大中下调存款利率,MLF、LPR或有变化

主要股份行紧随其后。6月12日,包括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等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更新了人民币存款利率表,降幅与国有大行保持一致。

在此背景下,市场关注的焦点在将于6月15日进行的本月中期借贷便利(MLF)续做的利率情况和6月20日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上。

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单纯为缓解自身净息差压力,还是预示新一轮降息开启?目前市场对此存在分歧。

自去年8月后,一年期MLF利率和各期限LPR均已经连续9个月按兵不动。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研报中指出,目前降息的可能性抬升,6月MLF利率或将下调5-10bps,同时银行也可能再次下调存款利率以提振经济;如果MLF利率如期调整,那么LPR报价大概率随之走低。

“二季度以来经济增长动能见顶回落引发降息预期升温,面临国内经济增长动能或将经历U型修复的磨底阶段、通胀低位运行,海外经济衰退风险加剧等背景,我们认为降息操作仍然存在可能,6月一年期MLF利率或将下调5-10bps。除此以外,银行也存在进一步下调存款产品利率的空间,不仅有助于缓解银行业面临的息差压力,也将激发金融机构投资意愿。如果MLF利率如期调整,那么本月LPR报价大概率随之走低。考虑到降低融资成本、刺激中长期贷款增长的目的, LPR非对称下调的可能性更高,长端报价下行空间更大。”明明在研报中指出。

市场的另一种观点则是,6月不调降作为政策利率的MLF利率,仅下调LPR以支持经济复苏。

中金公司林英奇、许鸿明等人在研报中指出,考虑到新发放对公贷款和按揭贷款利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当前融资成本已非经济的核心矛盾,更重要的是通过财政、基建、房地产政策稳定市场预期;此轮存款降息旨在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因此MLF下调必要性不高。但考虑到LPR形成机制为“MLF+加点”,加点取决于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此不排除银行负债成本下调带动LPR单边下调5-10bp。

也有机构倾向于认为,6月MLF和LPR或都将继续按兵不动。

申万宏源则认为,本周MLF利率下调概率较低,源于商业银行净息差扭转仍需时日,汇率尚未完全稳定、居民购房偏好仍不稳。

“一方面,本次存款利率的下调只涉及部分而非全部,且累积下调幅度尚无法和前期5年期LPR下调幅度齐平,对商业银行净息差改善有限,通过一定时间缓和商业银行的利润下行压力,可能是更为稳妥的方案;在汇率尚未完全稳定的阶段,MLF和贷款利率的降息操作或引发短期顺周期资金外流,加剧短期汇率压力。即使利率下调,在居民购房偏好还不稳定的当下,对于地产销售的刺激幅度或有限,并非好的降息时间窗口。”该机构指出。

中银证券固收研究团队则认为,存款降息不必然导出政策降息。

“根据去年一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报告对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论述,存款利率应参考国债收益率和1年期LPR进行合理调整。可以看出,存款利率的自律调整通常是政策利率调整的结果,而不是政策利率调整的原因。去年9月大型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是在MLF降息后发生的,存款利率的下降抵消了一定程度的资产端利率下降影响,使得银行净息差在去年四季度收窄的幅度较小。但是从去年底到今年一季度,净息差又有明显的收窄。净息差的收窄本身已经表明个人贷款利率等银行资产端利率在持续下降。此时开启新一轮存款降息更可能是对前一阶段资产端利率下降的反应,不一定预示着会有新一轮政策利率降息。”上述机构指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