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教程 > 正文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进入2.0模式

发布:2023-06-26 11:03:19 73


2020年4月3日,火币区块链研究院(以下简称“火币研究院”)发布了一份名为《区块链下的“普惠”供应链金融》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进入2.0模式

报告探讨了中国供应链金融现状,阐述了该行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方面的优势、模式探讨、实施难点等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报告还对目前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行业中的应用案例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未来发展方向。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进入2.0模式

“供应链金融环节繁多,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但是通过区块链保障信息流通,可以得到可信的不可篡改的结果。”火币研究院院长袁煜明说。

未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区块链将与供应链金融碰撞出更多火花。报告指出,随着技术和生态的不断发展,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将有望实现从1.0到2.0的模式跃迁,激活供应链和实体经济的潜在价值。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还将往开放社区生态发展,二者的结合也将促进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创新,并催生新的商业模式。

袁煜明表示,中小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它们由于缺乏足够的抵押物等问题,长期以来一直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特别是在当前全球范围内的疫情肆虐、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国家在资金层面上出台相关政策,以扶持中小企业。由于多种原因,这些资金支持很难触及实体经济中的中小企业。

供应链金融是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信用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由于应收账款数额、存货量及融资租赁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稳健发展,从2017年的13万亿增长至2020年的15万亿。

目前国内仍有大量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未得到满足,这主要归咎于业务场景中供应链信息孤岛现象的严重程度、核心企业信用跨级传递难度、票据使用场景的限制、易造假的贸易真实性、以及履约风险的高风险等原因。通过利用区块链技术,采用分布式账本技术和密码学基础,可以具备不可篡改、可追溯和高透明等特性,解决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核心的信任问题。通过建立高效透明的信任机制,区块链技术为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的运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在供应链金融这个万亿级别的市场,众多企业早已纷纷布局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报告指出,“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根据发起方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核心企业、金融服务机构、技术服务商、政府等四大类,凭借各自的业务优势切入供应链金融市场,形成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四方格局。短期来看,在这四种牵头主体所发起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中,以金融/科技巨头作为牵头方的模式或将是主流。

例如,由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于2003年8月联合发起成立的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推出“基于区块链的跨境保理融资授信管理平台”;蚂蚁金服在区块链领域的投入探索属国内领先,其区块链品牌蚂蚁区块链推出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的区块链平台“双链通”;腾讯云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仓单质押解决方案,打造完全可信的仓单质押数字化流通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区块链落地供应链金融领域仍面临来自行业、法律法规等现存问题的挑战。报告具体从数据源头去伪难;供应链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企业商业信息保护与公开透明的矛盾;区块链的隐私保护技术尚未成熟;新商业模式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区块链平台的交互操作存在难度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李经)

标签:区块


分享到